博客园推荐图书专题
走出软件作坊: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

作者简介

作者阿朱的博客

阿朱:网名阿朱,真名,吕建伟。

性别:大老爷们,非MM。

来历:98年上网,当到了一个碧海银沙聊天室,偶尔起了个名字叫阿朱(在网上想装一个小 姑娘吸引人的眼球?),认识了不少朋友(当时中国互联网还算干净),于是就固定了ID, 与《天龙八部》无关,但倒是很喜欢《天龙八部》中的阿朱这个人物。10年用到如今,也算 个小品牌了。

特点:懒,所以能不做就不做,能简化就简化。所以做工作,也是只抓那20%。

有人评价称闷闷男,看着不像爱说话的。一张嘴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过也看内容,IT、娱乐八卦、企业管理一般属黄河之水型,你睡着了我就对墙说……

购买 走出软件作坊: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

基本信息

  • 书  名:走出软件作坊
  • 作  者:阿朱 著
  • 定  价:39.80元
  • 博客园价:29.80元 立即购买
  • 书  号:978-7-121-06539-2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 >>去沪江网店购买(江浙沪地区今发明至)

相关链接

推荐图书

悟透JavaScript 设计模式——基于C#的工程化实现及扩展
你必须知道的.NET 大话设计模式
C#入门经典 敏捷软件开发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解决国内中小型IT企业和创业团队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管理问题的若干方法。

本书形式活泼,内容独特,以作者自身多年工作的宝贵经验,来谈IT企业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建设,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团队文化、软件过程管理、团队激励、绩效考核、职业发展规划、未来业界发展趋势、个人素质提升等,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IT企业的研发主管、项目经理和软件开发人员,以及即将到IT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

名博“阿朱”7年职业经理人心得总结!
中小IT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实战管理手册!
形式活泼,内容独特的软件项目开发故事书!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软件公司创业指引!
完整讲述三五个人十来条枪成为软件开发正规军的发展之路!

  • 推荐序
  • 自 序
  • 策划人手记
  • 目 录
  • 宣传片
  • 样章下载

今年早些时候,有一系列文章在CSDN Blog 上陡然火爆起来。博主阿朱,以“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如何走出软件作坊”为题,总结了自己从业十年来在技术项目和技术团队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思考,截至8 月28 日,总共发表43 篇文章。博文视点也以其敏锐的嗅觉,迅速发现并决定出版这系列文章的成集。

阿朱本名吕建伟,多年以前我们是混同一个技术论坛的网友,但直至今年CSDN 上海英雄会方才有缘见面。在从上海回北京的飞机上,聊着软件和非软件的话题,连飞机餐都觉得没那么难吃了。也是那次谈话,阿朱给我留下了“稳重、实在”的深刻印象。

《走出软件作坊》一书,可以印证我的感觉。项目管理与团队管理,向有土、洋二派,尤以洋派最有市场。阿朱此书,不虚谈理论,全部心得皆来源于其十年实践所得。这不是普通的十年,而是一位普通程序员成长为CTO 的十年。在后五年中,阿朱参与并见证了一家创业公司从软件作坊壮大成为行业领先软件服务提供商的过程,这正是其他诸多中国软件公司正在走或想走的路。阿朱及其所在公司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本土小型或创业型软件企业,具有极其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然而,这本书更有价值的地方,是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实践知行观。软件企业和软件从业者,最该从里面学到的,也是一种不盲从的反思精神。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外部环境、文化氛围;“像成功公司一样好的团队架构与管理模式”听上去很美,多数时候却并不符合某家特定机构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现实情况。为员工提供免费餐食,就算给的是神户牛肉,也并不足以让你的公司成为第二个Google。所谓管理,规范、制度、方法、人情缺一不可。人情,或谓关系,在中国公司中是决不可无视或轻视的因素,也是最可能存在变数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变数,是在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情况的架构、制度时必须注意的。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学的和像的,实在不是同一个“我”,读者不可不察。

这本书另外一个有价值的地方,是作者与读者展开的网上讨论。在阿朱的Blog(http://blog.csdn.net/david_lv)上,该系列的每篇文章都有大量的读者评论,而阿朱也往往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答复和参加讨论。这些讨论有一部分写进了成书,更多的部分仍然留在网上。我建议阿朱为本书开通一个讨论区,使其不但有印刷的版本,也有更为鲜活和即时的网络版本。我深信,互联网改变了并仍在改变着传统出版业。这本书和其他书在网上如何做出延伸 价值,值得探索。

阿朱说,他希望于所在公司做大上市后,再写一本书,总结“走出软件作坊”之后的经验与思考。我期待那本书的面世,但并不认为书中的内容要等到出版后才能一睹为快——诸位不信?不妨到阿朱Blog 上看看,“CRM 下午茶”等系列文章,已然是颇值一读的了。

     韩 磊
CSDN &《程序员》杂志总编辑  

发表看法已有51人发表了自己的评论

  • Michael Jackson 学校图书馆有这本书~ 借来翻翻不懂  11/11/2009 4:44:57 PM
  • 匿名用户: 2548756  10/30/2009 1:46:11 PM
  • Artech 据说现在已经是第四次印刷了,难得!  7/7/2009 10:19:35 PM
  • 卷土重来: 这本书很有必要读一下,尽管我只是一个信管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我想读后一定会受益的。。。  3/25/2009 5:39:55 PM
  • 卷土重来: 我还没看过那,看来很有必要读一下,我老师也向我推荐了。。。。  3/25/2009 5:36:24 PM
  • IT米粉 下了一套电子书,放在手机里,有空就翻出来看看,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3/21/2009 10:30:24 PM
  • wuzhe: 除了csdn中下载外,还哪里可下载啊,在csdn中总是讲我的积分不够啊,急啊。  3/19/2009 9:23:49 PM
  • test_20090131 在没看阿朱这本书前,我有很多问题一直到不到解决,但是看了之后,我茅塞顿开,因为我们的团队,我的开发部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2/9/2009 11:05:27 AM
  • test_20090131 抱歉,上面链接中的冒号错了,这个链接是对的:
    http://cio.zdnet.com.cn/cio/2009/0205/1335394.shtml 
    2/6/2009 10:51:27 AM
  • test_20090131 去看了“小崔说事”的网页,不错,呵呵
    不过前面那位把链接给错了
    http://cio.zdnet.com.cn/cio/2009/0205/1335394.shtml
    有兴趣的可以去瞧瞧 
    2/6/2009 10:50:14 AM
  • test_20090131 阿朱害了我,为了和准备和他拍摄《小崔说事》的视频,让我连续加了三天的班。不过终于有收获,大家可以去看专题:http://cio.zdnet.com.cn/cio/2009/0205/1335394.shtml  2/6/2009 8:59:56 AM
  • test_20090131 看了前面部分内容,虽然有些术语大家使用的不太一样,但是管理的理念始终是相通的,与一些大型的项目管理框架还是有趋同的,作者还真是牛人啊!  2/5/2009 9:59:46 AM
  • test_20090131 我也是一名开发人员,一直做软件开发。先是做桌面应用系统,后来做WEB系统开发,前台网页技术,后台组件技术做过。我的起步,对WIN32下的开发都是从DELPHI起步的。直至做组件,模式的设计都是通过DELPHI入门的。虽然现在不用了,可是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
    现在专门研究前台技术,AJAX,Javascript,XML,Flax等。一直也在不断地学习。其实最开心的事就是做出东西出来,而且做得很好。很有成就感。
    所以看了这本书,能够回想自己以前的工作与学习,看看为什么有些东西也历经过,为什么就没有想那么深入。反思自己,提高自己。 
    2/4/2009 10:08:51 AM
  • test_20090131 读此书是件很轻松的事。不光内容非常贴近现实,文字也很口语化。书中举出的很多案例给人以启迪和借鉴,但是作者的写作过于散文化,观点缺乏深度,论证也不够严谨。
    作者给出的建议虽然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仅仅是关于软件工程各个方面的,带有一些中国特色的“方法”和“点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即使通读此书,只能从“小作坊”成长为“大作坊”,要想成为真正的“正规军”恐怕还没这么简单,中国的软件工程领域尚待脱胎换骨。
    不要误解我的评论,这本书的确可以让你在短时间有大受益,尤其适合做企业开发的项目管理者。 
    1/22/2009 10:13:45 AM
  • test_20090131 对于准备升职的程序员来说,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  1/21/2009 9:28:32 AM
  • test_20090131 这本书真实展现了软件作坊里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之道,进行提升拔高,达到业界的高标准,高效率。
    好书,极力推荐! 
    1/20/2009 2:06:20 PM
  • test_20090131 绝对是一本IT从业者必读的书,作者把工作十年来的经历和体会都写在书中,可以说是一个实战宝典,强烈推荐。  1/20/2009 10:32:16 AM
  • test_20090131 这是一本值得程序员一看的书。 对于那些需要如何管理软件开发团队的管理者,更是值得琢磨。  1/16/2009 2:28:12 PM
  • yeka 此书可谓字字珠玑,作者的经验之谈让我实在太有共鸣,昨天中午到手,晚上回家本打算1点睡觉,结果看到3点,没有继续下去是担心会一直看到天亮~ 读到很多地方我还能开怀大笑,说明我还没有犯下那些可笑的错误,可喜可贺,不过也不得不承认曾经也用了很多老板的钱、客户的项目来试错,得到的经验很贵!宝贵和成本贵
      
      这里写的也不叫评论了,看了别人的东西,要消化和沉淀,最理想的办法是找个人来嘴上交流交流,来北京不久,没什么朋友,我就来这里写吧,一章一章的写,咱们小学那会儿读鲁迅、老舍等人的作品都要3-4节课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的嚼,憋出个中心思想才算完事,说真的,好多年了我都没想明白,那些带有浓厚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费得着那样学吗?如今有一本如此有生产力的好作品,应该、值得细细品味! 
    1/15/2009 7:46:27 PM
  • test_20090131 包括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世面上教材式的书中没有的内容。看起来非常解渴。强烈推荐。  1/15/2009 9:40:35 AM
  • test_20090131 上周末买的这本书,虽然才刚工作1年半,不过刚看了4章就觉得很有感触。作者书中描述的很多情况都和我在公司遇到的很相似,这本书对我今后的工作也很有参考意义。  1/15/2009 9:30:27 AM
  • test_20090131 支付宝冯大辉妙评:认清现实,积极打造“老板赚钱、下属满意的团队文化”。

    ”从这本书里学到比较多的两个章节是关于”售前经理”和”演示方法”(记得在北京 SD 2.0 大会的时候雷军也特地提到了这个章节)。看过很多所谓大公司的售前做演示,出色的不多,糟糕的倒是看到不少。阿朱这两个章节的内容可以拿去给这些大公司做一下培训。 ” 
    1/14/2009 10:42:58 AM
  • test_20090131 这本书适合IT从业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大学生阅读。
    作者以十年之具体项目经验和体验凝结成此书精华,娓娓道来,言语平实亲切,不矫揉不造作,不挤晦涩名词。
    推荐~ 
    1/7/2009 6:08:07 PM
  • test_20090131 大家以为程序员最牛的武器是编程软件,其实不然,最牛的程序员是最能理解企业业务需求的人,然后能用某种合适的技术架构给予实现的人。简单的谈编程能力是贬低了程序员系统思维的难度,阿朱在谈到软件需求沟通,产品规划中不断出现一个关键词,好看的PPT,是啊,做软件真用起来关键在功能,没人在乎好不好看。但要选择一个软件,界面好不好却很重要。这就好比自己装修房子,装修好不好是第一眼印象,但真正住长了还是关注居家细节,谁也不在乎好看不好看。谈到项目型软件,大部分客户是很难一开始提出有质量的需求,所以不如先用漂亮的界面把他先拉入合作的轨道,然后慢慢把需求磨合清晰。我不晓得有没有那种可以预见到一切的牛人,我只晓得老外的解决方法是设计一种架构,反正你需要什么就可以开发出什么,这个开发工具可以是顾问公司,也可以是你自己掌握,就看哪种更适合你。所以在软服务面前,掌握PPT制作才是程序员最牛的武器,只有把你的思想先卖出去,才可能实现你的程序。而且结构化的PPT绝对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和思考深度。不晓得,这种解读,阿朱是否同意?  1/6/2009 7:03:03 PM
  • test_20090131 今天看到李笑来老师在博客上推荐这篇文章,跳转过去看了,觉得阿朱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一定要仔细体会,虽然每条都很简练,可能不大合喜欢看故事的人的口味,然而我就是喜欢这样简略的总结,节省阅读的时间,具体的运用实践是属于自己思考的范畴,仔细反复体会每条语句所对应的现实情景,结合自己平时的做法,比较,揣摩为什么阿朱文中提到的做法是更好的,对于平时做事情很有帮助。
      以前也一直有注意《走出软件作坊》的连载,但由于项目管理的知识目前还没有用到的需要所以一直也就没有跟踪阅读,但看了这篇之后才知道这本书并非是纯粹的讲项目管理,顿时决定一定要买来看一看! 
    1/6/2009 4:59:24 PM
  • yeka 阿朱回答一个网友:

    主动、最大化的做事、解决问题,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质量。这是人的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在团队中要通过积极做事,帮助别人做事,达到好的人缘,这是人的成功的第二步。
      第三步,有敏锐的商业感觉,怎么做最赚钱,做什么最赚钱,怎么做能够使客户最赚钱,客户目前还有什么问题,如何最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成功的第三步。
      
      OK,就这三步,和技术无关,但是成功的关键。 
    1/5/2009 10:23:34 PM
  • yeka 3echo


    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与学习,而不是说教。
      一本值得大家读的好书,谢谢阿朱! 
    1/5/2009 10:22:38 PM
  • test_20090131 Williamfang别人文化就是好,不过国内一时不能一步到位。那大家只有将就现状,不能说什么都不做。  1/2/2009 6:45:30 PM
  • test_20090131 我从当当订了这本书,一天一夜看完了(当然是简单的看,没有思考).但看后觉得真的非常有价值!

    我做了8年技术,其中四年程序员,四年技术经理.其中的味道只有自己知道,四年前我十分向往西方的管理,西方的文化,觉得国内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老板和客户不按规则行事呢?可四年后我发现不是别人的文化好,而是我们自己不行. 
    12/30/2008 7:29:24 PM
  • 3echo 昨天已收到书了,感觉很好,谢谢!  12/30/2008 2:11:58 PM
  • test_20090131 在博客园上看到第三十篇 作者写的很务实 真正的开发和管理经验的总结 更重要的是还有人生的智慧!  12/30/2008 11:57:16 AM
  • test_20090131 当时第一次看到这个系列的时候已经出到第15篇了,我一个晚上全部看完。后面还回头去看了几次。

    昨天在china-pub买了这本书。 
    12/30/2008 11:17:51 AM
  • test_20090131 阿朱的系列博文“三五个人十来条枪 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我几乎是追着看完的。
    一开始,我很诧异,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连续数周接连不断的不受工作影响而发表博文,且篇篇深刻。读到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些博文的内容,并不是阿朱这几周一时半会的即时感悟,而是他长久以来在IM上,邮件中与人沟通,与团队交流后自然而然形成的工作成果。此系列博文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它是阿朱这么多年工作以来的宝贵经验之谈,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很多的职场新人,正式进入职场的前两三年,绝大多数都处于困惑期。他们或者觉得城市太小,感觉IT没有发展空间;或者觉得单位太小,感觉没有发展前途;或者觉得压力太大,感觉暗无天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众多的困惑,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作什么,不知道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老板,目前的项目,以及目前的工作环境。
    虽然,在很多过来人看来,这些,都是新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作为一个曾经的新人,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些观点和体会来不断引导新人渐渐进入角色,从此让自己的事业慢慢起步。可惜的是,也许是我经历的还不够多,也许是我考虑的还不够深刻,所写出来的东西,总是零零散散,不成系统。
    以前,我总认为,中国的IT圈子里,有太多阳春白雪想法的人,他们以为玩熟了C++,看透了设计模式,就是天下第一了,而事实上,技能仅仅是技能,技能
    能不能转化成生产力,还要看团队,还要看公司环境,还要看自己对技能的态度,要看自己对产品方向的感觉和把握。
    初读阿朱文章时,第一个感觉是:惊喜!这时,我才发现,原来IT圈子里还有这么多务实的人。
    再读阿朱文章时,给我的感觉是:畅快,震撼!把我太多想说而又没法系统说出的观点,想法统统说了出来,总结了出来。
    这,绝不仅仅因为阿朱的表达力比我要好,更重要的是,这些观点和想法,都是他自己的实战经验总结,而绝不是市面上通常见到的那些无味的条条框框的软工理论。我们都想成为开发正规军,也都在努力成为开发正规军,那到底,按照什么样的一套方法才可以去打造一个开发正规军呢?
    很多创业型的小公司,其技术人员规模多数不超过10个人,在创业初期,大家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
    什么样的开发方式,才是有效率的,质量可控的?
    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才是保持创新和活力的?
    团结,有凝聚力,能战斗的开发团队,该如何打造?
    很多小公司的夭折,常常是因为开发进度不可控,开发团队不可控。
    倒下去的公司,会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成功了的公司,又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迎接新的冲锋,似乎受磨难的,并不是自己。成功或者失败,很
    难得有人总结一下小公司的成长经历。而作为中国未来企业的众多小公司们,又特别需要在自己漫无头绪时能获得一些前辈的指点和提携。
    阿朱的文章,恰到好处的满足了这种需求,这一点,从众多网友在阿朱博客上的留言就可以看出来:大家都很迫切的在想办法解决自己个人,所在的团队或公司在
    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说小了,这能解决自己个人的吃饭问题;说大了,这也能解决团队乃至公司的生存问题。所以,这里探讨的话题,深刻中带着沉重。
    而时间,是最无情的。谁能更快的组织好自己的开发流程,组织好自己的开发团队,谁就能更快更好的出产品,而谁能更快更好的出产品,谁就能更好的生存下
    去,世界很残酷,不是吗?
    阿朱的文章,教会了我们以下几点:
    1.无论你是个程序员,还是个项目经理,或者是个老板,“积极面对”的心态都是最重要的;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尽全力作好自己份内的事,其它的东西,都会随之而来;
    3.不唯书本论,万事以实务为第一;
    4.不要想着直接用阿朱文章里的方法去套你自己的实践,要从这些文章中学到最本质的东西: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角度;
    5.技能,只是技能,真正用起来,才是有价值的。不要总觉得作技术的没得到应得的报酬,要想想,这个产品之所以卖得出去,是因为技术作得好,还是因为老
    板有关系,学会换位思考,会让你的心态更平和;
    6.在这个公司,就不要总是抱怨,否则干脆离开,因为抱怨不仅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同时在伤害团队。
    等等等等。
    更多的东西,还需要读者自己去认认真真读读这个系列,而且,要反复的读。 
    12/29/2008 3:08:51 PM
  • test_20090131 看完了阿朱这本书,我想的更多的是为什么?
    一、为什么项目做不好?
    既然是软件作坊,一般来说,都还是谈不上什么软件产品的。能说的,也就只有项目而已。
    但是,为什么项目做不好?
    在我的第一个项目中,带领10余程序员工作大半年。 得到的,不仅仅是客户的白条和责难。更多的是,让一支生机勃勃的开发团队几乎信心全毁。为什么?
    在看到《走出软件作坊》之前,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我们的团队工作非常勤奋,每天都是毫无怨言地工作到11点。完全没有休息日。甚至完全是按照标准的开发方法和流程来进行控制。但是,客户仍然认为队伍在偷懒,人员投入不够。一度矛盾极端激化,为什么?
    当我看到“四驾马车”的概念的时候,恍然大悟了。
    “开发团队”不等于“一群程序员”。核心开发人员必须保护起来。必须由一个专门的人以文档,ppt或者其他的方式来保证和客户的沟通。按照这个思路下去,就发现不是人不好,而是没有把人用好。
    对于一个小的开发团队来说,尽管麻雀虽小,但是五脏必须俱全。所谓公共代码开发员,简直就是一台汽车的引擎。他不应该被客户的责难和需求改变而影响,更多地,他要做的就是保证系统的稳定。相应的职责理清楚之后,起码你能保证由一个人员是心态平和,积极稳定。而不是后院到处起火,所有人都心浮气燥,乱作一团。
    为什么项目会做不好?抓住最关键的问题了吗?

    二、为什么没有人?
    软件作坊里,往往会出现,做什么事情好像就只有那一两个人能干,其他的人好像都干不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成长起来。稍微能干一点的人弄不好还会跑掉。为什么?
    小公司到底应不应该有企业文化?怎么才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留住人吗?
    阿朱说,其实,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深以为然。
    我有一个员工,生性纯良,工作非常努力。但就只有一点,似乎没有怎么长脑子。没有见过的东西,完全不知道怎么做。
    大家都很郁闷。
    他每天提心吊胆。带他的小师傅天天发飙。觉得说,这个世界上怎么能够有这样不会动脑子的人。越是骂他,越是质疑他,他越是兢兢业业,连路都快不怎么会走了。
    但是,在降低了对他的期望值,让他先做重复性的工作。没有见过的东西先帮他做个样例,然后让他照着做。多鼓励他做的好的地方。
    三个星期之后,我竟然没有听到这个小师傅的抱怨了。反到开始说,这个家伙做重复性的东西还很像回事。现在省心多了。
    本来就是嘛。虽然这只是我按照阿朱的方法做的一个实验而已,但是,时间加上努力,事情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没有人?
    你觉得呢?
      
    三、为什么没有事业?
    有了项目,有了能作项目的人。为什么没有事业?
    为什么还是简单重复,客户不断改变定制,突围总是遥遥无期?
    为什么?
    你真的理解了你的行业么?你真的理解了你的客户么?
    阿朱说:
    1.自己的企业是否经常深度参与行业会议,和行业专家在一起,和客户在一起?
    2.自己的企业有没有行业模型可以成书?
    3.自己的企业中有多少员工来自客户行业?
    4.自己的企业的成功案例集多厚?成功案例中有多少知名企业?
    所以,为什么没有事业,你觉得呢?
      
    四、你还想要什么?
    在阿朱的会上,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知道企业应用软件行业的利润率不高,还是会选择做这个行业?
    他说,的确如此。金山的雷军也这么说。这个行业会有发展的瓶颈。但是,他仍然相信,传统的产业机会巨大,信息技术的创新只要应用进去,哪怕只有一点点,带来的改变和机遇都是巨大的。所以,他愿意做这样的努力来看到这件事情的发生。
      
    我佩服这样有理想的人。 
    12/29/2008 2:30:06 PM
  • test_20090131 书里面什么内容都有,什么人都适合看,都能得到很多启发。其实这并不是阿朱先生的文章怪了,而是我们这个社会本身就是光怪陆离。中国人太多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而软件业又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环境,在中国大环境下,出现的问题自然是非常有中国特色,软件业的老板不了解软件,粗放式的管理,虽然是高科技的东西,坐起来却还不如很多旧式公司。很多软件公司真的就像个作坊,甚至有些还不如作坊。
      
      但是这不可以。
      
      因为中国市场毕竟有成熟的一天,市场总会因此达到自己的饱和。所以就要想方法来解决这些办法。阿朱先生总是很谦虚的说自己的方法很土,因为我们的很多公司就是土包子,还就得用原始的方法。老板不愿意放钱,不就是因为怕赔钱吗?其实矛盾就在这里,阿朱把很多开发中的矛盾都得非常准确。
      
      但是阿朱先生的文章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结合业界、经济环境的分析。
      
      特别是关于经济状况的分析!有些时候,我们对周围的事情总是漠不关心,觉得和我们的行业,我们的生活太远,但现在的市场经济已经把我们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全球化更加加剧了这种联系。一个小小的波动就会影响全球的经济。
      
      只有我们去参透这种联系才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自如。
      这里让我想起了以前《蓝海战略》这本书里提到的太阳马戏团的成功,虽然同样是马戏团,但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并不仅仅是周围的马戏团,还有电视上的节目,每个家庭的PlayStation游戏机。而太阳马戏团的成功正得益于他们跳出自己狭窄的圈子,真正思考一下自己所处的行业面临的问题,自己行业面对的消费真正的需求。
      
      什么是中国企业的问题呢?中国市场其实真的很大,还有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很多行业起初并不需要去关心如何发展,因为只要他们有业务就有盈利。阿朱先生在《管理软件到底有没有前途》那一章的内容,现在想想都还让我觉得触目惊心。
      
      问题并不是没有,只是一时没有发现而已。现则则是因为积累的时间长了,终于爆发了。
      
      看这本书,其实就是阿朱先生帮我们去反思我们的现状,很多问题就出在我们身边,只是没有人告诉我们,没有人去系统的思考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只是我们没有尽全力去思考,没有用尽我们周围可用的资源。跟着阿朱先生一路走来,真的感觉收益颇多。
      
      我其实个人更加期待阿朱先生下一个系列,CRM管理,因为这个部分要涉及的问题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
      
      我也相信阿朱先生下一部著作也一定会更加精彩的。 
    12/28/2008 1:14:45 AM
  • 小眼睛老鼠 其实大约半年前就关注这个系列的
    不过没想到居然出书了=。= 
    12/27/2008 4:01:27 PM
  • test_20090131 http://www.xiaolai.net/index.php/archives/1981.html

    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来自于他的心智。阿朱是个心智力量相当强大的人,这是我对未曾谋面的阿朱之印象——谢谢周筠老师送我阿朱的新书《走出软件作坊:三五个人十来条枪 如何成为开发正规军》(点击这里开始阅读该书博客连载版本;点击这里购买……)。

    其实,并不见得一定是做软件的、带团队的人才可以读这本书。我觉得所有正在做事的、想要做事的的人都能开卷有益。

    我个人的观察是,计算机领域几乎是目前所有领域中“现代运筹方法论”运用、发展最为淋漓尽致的领域。

    在计算机领域里先行的各种行为模式、选择理论、协同机制、优势策略,正在慢慢向各个领域扩散。在昆汀拍《低俗小说》的时候,大家确实应该震惊于他的天才;可是,在《无间道》推出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计算机领域里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被应用到剧本编写领域中了而已。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解释人类的基因如何“无意识”地发展到今天这个高度之时,也要借用程序员如何设计出最终能够打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程序的例子才能够透彻地说明。

    就算是没时间甚至没兴趣去读完整本书,我也强烈建议读者起码读读这一篇:《一分钟先生》。(我过去读过一本老外写的管理时间的书籍,就叫这个名字《一分钟先生》,不知道阿朱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否来自于此?)不管是在任何领域里,能够驾驭时间的人习惯大致相同:列表、笔记、思考、不追求完美……

    阿朱的文字,随性、粗糙,但真实、有效。


    --------------------------------------------------------------------------------

    刚刚与阿朱在MSN上聊了一下,果不其然,《一分钟先生》的来历是我猜到的——只是,那本书的名字叫《一分钟经理》(中文版|英文版),大约15年前读过的书,名字我记错了…… 
    12/26/2008 7:42:27 PM
  • test_20090131 抛却技术争论,去除浮躁喧嚣,这是《走出软件作坊》给我的感觉。也会有人会说这书名起的不符合软件开发的思维,说阿朱根本不懂软件开发,但内容这么好,谁又会对书名抓住不放呢?
      
      博客连载成书,磨十年之功,阿朱端的是所有国内程序员的成长和梦想。大多数还在这个行业里打拼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年轻程序员,或者有兴趣爱好,但却没有天才脑筋,但又还想留在这个圈子里面,但又不知道今后会发展成啥样,到了所谓的30岁又会怎样?所处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国内行业软件小公司,没有无需自己操心的正规的软件流程,却又有一人承担起多重角色,别人整天在研究讨论一些新新技术,而自己却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在不知经历了多少代人多少手的代码上。
      
      好了,来看看阿朱的这本书吧,他是CTO没错,但他写的是给所有还在职场水深火热的程序员看的。 面面俱到,有的时候甚至会让你觉得他罗哩罗嗦,但说的都是事实,说的都是解决办法,不对么?都是我们一直在面临的现实,面临的客户,以及我们的心态。
      
      还是放下埋怨吧,打消此处爷不爽自有留爷处的念头吧,回到地球,再适时的跳出烦恼自己的圈子,在圈外去思考,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发生?该找些怎样的对策去处理?这跟技术实力无关,这跟一个人的EQ有关,跟一个人的成长有关。还是那句话,技术天才永远是少数人。
      
      阿朱在告诫我们很多事实:做人要正派,既然在企业做事,要以企业收益为己任,要以企业和老板的想法为己任,当然不是让你去逢迎拍马,做人要有原则。但要把事情做好做利索。这些其实都是再现实不过的事情了,阿朱一代还有养家糊口的意识,现在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们对这样的意识则是越发缺少了。一个程序员乃至IT从业者的成长,不是仅靠技术上的钻研成为大牛就可以了,需要的是全方位,更重要的是心智上的成熟,才所谓成人了。而阿朱的这本书就是带着我(们)开始慢慢的反思自己,让自己落地,考虑眼下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人就是怕认真,一认真了也就没什么难事了,写程序是这样,做事更是这样。 
    12/26/2008 6:34:41 PM
  • 空空鱼 内容比较赞,如果去作者论坛看看会跟有益处  12/26/2008 11:37:20 AM
  • test_20090131 不错,是关于软件管理的吧。请问有多少页呀?买本看看  12/26/2008 9:12:53 AM
  • test_20090131 这些评论太强大了!  12/25/2008 5:36:31 PM
  • test_20090131 这里有编辑和搜狐研发朋友的聊天对话:

    http://yeka.blogbus.com/logs/32931446.html 
    12/25/2008 12:03:33 PM
  • test_20090131 搜狐的朋友也买了!他谈到购买的理由:其实这么多年,看开发和管理的书很多,但最后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很少,都比较理想化,最后还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管用,所以看这本书很有共鸣!我推荐组里的同事都买了。  12/25/2008 11:44:37 AM
  • GuoyingXiao ok!!!  12/23/2008 5:01:34 PM
  • 重典 书已经入手.
    作者这书比较符合现在的大多公司的情况,小公司难生存难发展 
    12/23/2008 3:10:24 PM
  • 戏水 作者的文章 确实很棒 ,非常喜欢,攒钱买书中…… ^_^  12/23/2008 2:29:57 PM
  • 戏水 多读读孔子 老子 ,员工会是好员工, 老板会是好老板  12/23/2008 2:28:37 PM
  • test_20090131 最近赋闲在家,于是有了啃”闲书”的时间,其实这本书于我而言并不是完全的”闲书”,因为目前我还从事软件开发这个行业,也有过不少失败的经历了,趁着这段时间,我回想,我反思,为什么有人做事就能成,为什么有人努力却不得正果...很多很多的”为什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几天的时间,大体读完了本书,我想说的是,有空了还会读第二次,第三次...因为里面有太多切实的经历以及作者面对这些他人觉得困扰的情形解决的思路.我想说,面对同一件事情,处理的方式不同,面对的态度不同,往往就有不同的结果,甚至于可能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智模式”,它影响着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在我们初学软件开发时,什么设计模式,OO,软件工程等等学院派的理论学了不少,其实,当真正面对具体的问题时,你需要有足够的”心智”来认清你周遭的事物和人,这样你才能在现有的资源之间折中权衡调度,本书中作者列举了不少他曾经面对的也是我们很多人都面对过的困境,给出了自己面对这些时具体的处理方法,我想学习作者如何处理事情,不仅仅是做软件开发写代码的人才需要去学习的,也值得其他人学习.      除了上面说了学习作者做事情的方法,在本书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内容,比如如何处理员工和老板的关系,作者从试图剖析老板的心理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如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面对跳槽这个问题;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身在职场时常会考虑.      总之,阅读过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   1) 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你所处的环境和工作,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权衡,另外要多想想多思考别人做事情的方式.   2) 时间管理,我已经开始使用google docs记录我每天的时间和金钱上面的花费了.   3) 务实,作者很务实,从他说他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会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几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其实人生关键的也就是那么几步,把这几部走好了,大体上差不了.   4) 有待补充...暂时写到这里吧,我还得消化思考一下本书的内容.   12/22/2008 1:02:02 PM
  • test_20090131 掌星:我目前只看了第一部分。说说自己的感想。 从阿朱空降(空降有两种,一种是外聘,一种是从总部调掉下级部门,我估计前者居多) 开发部到开发部的”繁荣”,我认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般我们把在某个职­位上的人,如项目经理,等价地认为这个人的”工作”就是项目经理的”工 作”。正如阿朱说的,项目经理,主要职责是: 项目范围定义 项目计划制定、分解、分配、协调、汇报 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需求变更控制 国内项目经理一般没有人事权和财务费用权。老板给分配什么人就带什么人,自己只是一个最能干的工人加工头而已,当然更没有财务费用权,要想请客户吃顿饭,当然需要和老板打报告(自己团队想休息娱乐会,只­能联机打把游戏,想团队吃顿饭,不可能给费用的)。 而阿朱到了开发部,他并没有一开始给部门职员分配他们相应该做的事情。而是自己给他 们用*显而易懂的工具*(*老板都能看得很明白* )示范工作的流程,(其实阿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然后再把具体的工作分配下去,这样整个部门的分工非常得当并且协调有序。另外他很厉害,真正做到把能 交给别­人做的是事情都让职员去做。 原来一个混乱的开发部一下子就变成了有着标准流程的部门了。   12/22/2008 12:15:20 PM
  • test_20090131 很好的图书,不止IT人士,只要是有管理需求(包括自我管理)的,都值得读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受益良多。  12/22/2008 11:18:44 AM
  • 李永京 相信这书不错~~有机会看看~~~  12/22/2008 10:40:02 AM